很喜歡楊茂秀的文章,寓意很深又是許多小朋友的故事,特點是點到為止,讓讀者自己去想。這是不是兒童哲學的意義呢?

孩子的思考很有趣。這本書的封面有隻毛毛蟲,我看完後隨手放在椅子扶手,被小羽毛看見。小羽毛指著毛毛蟲問是什麼。我回說是毛毛蟲,長大會變成蝴蝶,唱了一小段蝴蝶的歌。小羽毛就說要吃。我一聽她的回應,第一個是先驚恐"嗄"?! 腦中閃過我們不是東南亞人,不吃蟲。這答案,不好,被自己推翻。我想了一個委婉的回答,"嗯,不過牠是生的,沒有煮耶!" 小羽毛就笑著用小手在書封面抓了一把,假裝把蟲吃了下去。嗯~這就是兒童哲學嗎?

楊茂秀許多觀察是針對孩子的"語言"(如同上述說的小羽毛在這裡對"吃"這個字的理解與思考),強調要了解孩子、引導孩子,而不是"教",很多教法把人教會了,也教不敢了。

這本毛毛蟲的思考提到"認真寫自己的經驗,往往是增進自己的觀察能力、觀察角度及深刻反省的最佳方法,你說呢?"(頁51)作者用了一個問號,而不是強硬的這麼解釋。讓這段話變得好可愛,也充滿解釋的空間,這是我繼續為自己與小羽毛紀錄的一個動力。希望能多接觸這個基金會,來讓自己更好啊~(習性還是很重XD)

很愛這系列的書,充滿禪意:)

 417  好久前看的~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life0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