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補充當日的提問(突然想起來):

Q: 婆媳問題對教養的干擾?

可分兩種,一是某種發語詞,不理她就好。二是長輩看不下出口教訓,通常源於對兒子媳婦的不滿,是種借題發揮。解決方法是自己的媽媽自己溝通,公婆無理兒子去溝通,岳父母無理老婆去溝通,不要把情緒或解決方法轉嫁到另一半身上。

郭小寶三代同堂,剛開始也給婆婆帶,但被父母發現婆婆老是抱著孩子大罵電視、與電視對話,還有些教養衝突。於是郭老師決定10個月不跟自己的媽媽說話,下一次的教養衝突,後續是6個月不跟自己媽媽說話。後來呢,婆婆漸漸能認同郭老師夫婦的教養方式,逐漸悶不吭聲,偶爾的干擾也能被孩子清楚辨識了。(我不曉得同住能10個月不說話要何等的毅力,但這男人好啊!自己的媽媽自己教~)郭老師特別強調大家會罵逆媳,但很少會宣傳自己的兒子多不孝(愛面子),所以這種事老公擔下來就對了。

Q: 孩子總是玩不夠,拖拖拉拉的無法進行下一個動作,該如何是好?

這樣的孩子大多數是太早進入幼兒園,玩不夠。因為玩不夠,所以很珍惜回家後玩的時間,變成不斷拖拉日常步驟....可能容易惹毛又要上班的雙親。比較好的方式不要太早進入體制內的幼兒園,讓孩子盡量玩,孩子會玩夠的。(這是推坑無誤XD)

Q: 孩子常規的建立?

把視野放遠,納入多元的觀點,會發現許多的堅持並不必要。孩子是有機體,不會因為小時候都把飯菜弄亂,就不斷延續....。郭小寶的餵食從小是媽媽兩鐘頭慢慢餵副食品,用小飛機的模式咻的跑進嘴巴。五歲時會自己30分鐘內用完餐,把碗盤拿到水槽,7歲會自己洗杯子。

 

聽完課,亢奮的睡不著,來寫筆記。

1. 小羽毛的吃飯狀況: 邊玩邊吃,或者吃幾口,說飽了,一個小時後又說餓了。除非大人餵會多吃幾口。

孩子邊吃邊玩是正常的!(不用說三遍,默記就好!!!)

不用要求餐桌禮儀。餐桌禮儀是高度社會化的結果,對一個自我正在成形的孩子沒有意義。

花時間陪她慢慢吃,或者大人先吃飽(比較不會自我焦慮)、收拾完,將孩子的食物準備好,讓她有自己的步調。不需要跟孩子說「妳再不吃,我就要吃完唷!」~這是威脅。

嚴官府,多出賊。
2. 小孩故意打翻水?

視覺對焦在6歲才成熟。大人認知水的位子與孩子可能不同。孩子口渴又打翻水,可能是第一個挫折。又被大人罵,就變成第二個挫折。


3.當孩子被欺負時怎麼辦?

跳脫以後不要跟對方玩(逃跑)與打回去(以牙還牙)的二元對立的思考,觀察孩子的處理,這點在從小被同理、溝通的孩子身上可以發現第三條路。如郭小寶2歲騎三輪車被從小打罵到大的同社區孩子推倒,下一次採用大喝一聲,讓對方倒退三步,雙方都沒受傷也保護了自己。
4.孩子不收玩具?

3歲前幫她收,讓收玩具也變成遊戲。大一點區分遊戲區,讓孩子有存在感,再引導。


5.玩具一人一份?

玩具是共有的,輪流等待跟商借,玩具是大家的概念。


這次的親子講座是去年的延續,去年掙扎於學業與家庭,沒有參加共學。今年,受到朋友的鼓勵,還是希望能成為更好的人,決定打開心胸試試。
今年的講座第二天全程沒帶小羽毛,聽得比較仔細,心情也更放鬆,用餐時能邊讀好友的離崖手記,非常感動。

456 其實是膠水角力


附上講座作業:

作業一
媽媽的五個地雷(自我覺察):
1. 不吃飯,一直要喝奶
2. 夜間不讓我睡
3. 在我很忙時,一直催我跟她玩
4. 戒不掉親餵,白天夜奶頻繁,有時會讓我覺得很煩躁
5.自己吃很少(少到醫生說再這樣要做檢查),大人餵會吃多一點點,但要邊吃邊玩(明明大家都說肚子餓就會吃啊...)。
地雷指的是媽媽想不出好方法,內心很掙扎,有時會對孩子生氣,有時是自己苦惱。

6/6育兒記錄(觀察與實踐)
在家玩得甘願後,才由家人送來演講場地,看起來好奇又新鮮。中午吃便當吃了一點就不吃,我對她說:「妳不吃,我就要吃完囉!」(這倒底算不算威脅?答案是:算!XDD)然後 留了一點給她。

午後,看到很精彩的互動,一個綠衣小男孩問她:「妳還要用膠水嗎?用完借我。」女兒答:「好。」過一會,小男孩等不及要拿,她說:「我還要用。」兩人搶了一下,小男孩拿走,對她說:「用完再還給妳。好嗎?」女兒:「好。」兩個孩子都很可愛的自己喬事情。
下午演講剛開始,就說肚子餓,我對她說才剛吃完便當,剛不吃,現在要等演講結束囉~

玩汽球玩到破掉,大哭,帶她找工作人員問還有汽球嗎?好心的工作人員幫忙找到一顆。她請我幫忙保管。
結束後,上車睡覺。晚餐吃兩口,要家人餵,又吃了點。玩躲貓貓,說故事,早早上床睡覺。喔耶~

 

備註:今晚確認了「妳不吃,我就要吃完囉!」語彙是種威脅,開始有意識的覺察自己。發現一頓晚餐下來,大家忍不住一直提醒小羽毛有沒有吃飯啊?(雖然一直是溫和的問句...),至少我今天閉嘴成功XD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life0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