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在那則悲傷的事件後,我立刻想著自己還有什麼能做。火速找了心儀許久的性別教養論述,裡面有許多的思辨跟翻轉。

 

這就是我很喜歡的講者---周雅淳在TED上的演講。

講題是:性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?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iKNLM9LoVY&t=9s

逐字稿的連結:http://yojuhsu-blog.logdown.com/posts/1507085

 

"我們要思考一種新的性教育方式的可能。我們要全人思考、我們要以個體的需求出發。"

"很殘酷的說,十二歲以下是沒有辦法自我保護。我們一直教孩子自我保護,等於是讓他們覺得身體真的很麻煩,會帶給你很多麻煩。真的不要再這樣做了。我們應該讓孩子理解的事情是『我的身體我決定』"

停止負面批評孩子的身體  具體正面的肯定孩子身體的發展==這件事情不只是性教育,甚至是建立有清楚自我意識的主體。

 

演講將性教育分成12歲以下跟12-18歲兩階段來談,特別強調12歲以下沒辦法自我保護,我在親子教養作家王麗芳的留言中也聽過類似觀點。

王指的是我們並非不信任孩子的能力,而是在安全上不願意去賭。許多東西都可以讓孩子去試,除了安全(身材、力氣還沒有優勢的前提)。——強調父母應善盡保護的責任,與孩子建立某種信任與對話的可能。

而周雅淳談的是孩子的主體、性需求與慾望等等,這點在過去(?)性教育比較少人談。

周雅淳在臉書上有個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的帳號,可以follow。在講者的臉書上,可以看到她經常跟孩子談論各式問題,並且在孩子的想法中,給予澄清或同理,做了很好的支援。

 

周雅淳演講結論~~"性不是人生的全部,但是是讓你成為一個自己也喜歡自己的人的重要部分。" 送給每個父母,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。

希望這世界的傷害能少一點~

 

後記:

1. 教養中持續的親子溝通,能減緩一定程度的傷害。意思是成人可以去解釋傷害的意義,賦予不同價值。類似於阿德勒心理學中所說,"你怎麼解釋"才重要,而這會影響孩子的觀點。但這需要不斷要練習與精進~~重點在於先觀察、理解孩子的理解,再從中引導。

2. 在安全與獨立之間的辯證,考驗著父母的智慧。我想到我娘為了我們當了十年的導護媽媽,就是希望在她能做的範圍內,保護四個孩子。沒想到還真的成功救援了。媽媽真偉大~(無誤!)

arrow
arrow

    newlife0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