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年孤兒 寫實的書封......

 

親近的朋友大概有聽我說過,那個巨大的創傷是如何影響我產後的生活。這是我在忙碌中,也想要推薦這本書的原因——《成年孤兒》。

 

如何理解喪親者巨大的悲傷,以及因之而來生活上的混亂,這是我在這一本書最大的收穫。(剛出版時就想看,卻無法直視啊~)

 

在婚姻中相互扶持,其實並不是簡單的事。當伴侶身在喪親起伏不定的情緒中,使得日常維繫的婚姻起了極大震盪。喪親既真實呈現出人的脆弱、黑暗,也對應出我們在婚姻中的自我投射。

 

我被書中的幾個段落震動著,包括作者在處理完喪禮後,回家面對妻子提出離異的場景。他吼著說,「可不可以不要是現在?」那樣的混亂、哀傷與難以承受說的是自己的無力,與妻子在婚姻中的壓力。

 

 

但,那個陪伴其實是苦的,因為我們不理解,也不知道怎麼陪伴。

 

伴隨著生命的成長,每個人在心裡都累積著父母帶來的安全感。而喪親,是安全感的喪失。無論關係好壞,都能引發複雜感受。作者要說的是,喪親,導致生命的破碎與重整,也預演我們的死亡與恐懼。

 

我之前在學術研究所接觸的創傷,通常會區分為幾個階段,震驚、憤怒、哀傷等等,最終妥協。然而,我知道這個無可歸類的哀傷,是更清楚的觸碰到某些本質,它喪失了語言、理性,不再能被歸類。只有巨大的哀傷,就如書中所說的混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在童年負面經驗 (ACE) 中,喪親是一個重要指標。然而,很少有人探究成年人如何面對、談論創傷與死亡的感受。這種沒有言語與談論的可能,使得喪親者更為孤獨。

 

孔子說,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。然而,有時候我知道他人的死亡,也會令我更理解生存。坦承彼此關係的差異,終究帶來不同的感受。但就在多一點點的理解,才能夠走向彼此。

 

談論哀傷,無比重要。

 

 

幾天前,跟另一半說了這個漫長的讀後心得,跟他坦承我的不理解。他靜靜的聽著,我知道一種共同的震動從接獲消息的那刻,一直延續至今……

 

這本書積極談論喪親的心理,還有旁人的理解與不理解,所帶來的關係轉變,卻也肯定這堂必修課最終促使我們更成為「成人」。

 

身為心理諮商師的作者娓娓道來自己的心路歷程,使得這書格外溫暖、同理與具有療癒力。我想,也很適合推薦這本書給那個你無法理解的自己,與他人。

 

備註:(作者也承認創傷的巨大,有些人無法走出,令我想到有些刻意斷了聯繫的朋友……)

 

本書作者是 Alexander Levy,翻譯者是洪明月,出版社是寶瓶。

arrow
arrow

    newlife0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