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也有哭整路的小孩嗎?

 

就是那種一不順心,一路哭回家的狀況。

在要出手(按鈴)的一瞬間,有人先按了下車鈴。

小孩很不能接受。

嗯,有點像......

 

轉移注意力、安慰,或許都是方法。但我沒有採用。我只是聽她大聲哭泣,一邊附和著,一邊走回家。因為只有我跟孩子,不用在意旁人(同行者)的眼光,只要好好哭就好。

 

我像旁白一樣翻譯著她的哭聲,例如「我為什麼沒有按到」、「為什麼有人先按了鈴」、「我好難過」等等,在適當的時機。像受到鼓勵,她繼續哭。中間默默遞上水,好讓她能順利地繼續哭。

 

哭著走過馬路,上了樓梯,進了家門。在漆黑的室內,她不開燈的繼續哭,開始說「為什麼我總是按不到」、「為什麼我從來沒按過」,很傷心而挫折。我默默開了燈,說「沒有喔!妳有按過。」

 

燈亮了,哭聲漸漸停止。她像沒事人一樣開始說話,說要吃水果。

 

一切如常。沒有安慰與爆氣,沒有困窘與催促。就是好好哭泣。我知道有些別離的情緒、挫折,需要趁機發洩。

 

我們一起享用從姊姊家帶回的醋飲,聊著天。小羽毛溫柔的邀請我吃些(她的)果凍。

 

很有餘裕的做彼此的事。

 

 

附註:

過去的我,也許還是會想著安撫與說教。但那些被快速停止的情緒,其實沒有過去。只是那些安撫方式,是我們被養成與對待的方式。在陪伴中,不摻入自己的情緒,只是靜默的守護,讓對方得以好好哀悼做不到的情緒,是需要練習的事。可是當我也被好好的對待(例如盡情哭一場後),默默的也能這樣對待小孩了。也許,我不總是用這個方法,但又多了一個方法。

 

判斷小羽毛情緒轉換的用詞,是她在一路的哭泣後,突然轉用「總是」與「從來」兩個詞彙。我在讀書會裡的分享有提過,人們使用一些特定詞彙,暗示自己正沉湎在過去的狀態。也就是這個時機點,我才決定提醒她,並不總是如此。就像開關切換一樣,她瞬間跳回「現在」,一個美好的家。

 

這幾年,市面上不斷有療癒系的作品大賣。提醒過去因為生存緊張或沒有足夠方法,無法好好陪伴孩子的窘況。所謂跳回「內在小孩」,有點像是上文所說的狀況。但我慢慢體認成人先自我轉化(技巧與心態),比較有能力「陪伴」小孩。例如「不會催促小孩趕快停止哭泣,否則就會……」一類的說詞。

 

在一層一層的練習中,學著找出方法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newlife0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